包头美妆代购交流群

护肤品历史冷知识——继续八一下美宝莲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这是护肤品历史冷知识系列的第九篇

上一则发了以后有更八的粉丝说,当年是Tom为了妹子Maybell挖杰克苏墙角弄出来的眼影。也是一种说法啦,就像之前写过Max Factor那老哥据说在俄罗斯皇家剧院招蜂引蝶实际上是个剃头的而已。关于Maybell挖墙角的那个传说后面还没完,还说Tom本人是个“化学家”,这不免就有些扯蛋了,他是个乡下进城打工仔无疑。还有,据说Maybell挖墙角成功了。

上回八到了Maybell Laboratories正式更名为Maybelline,而且鸟枪换炮,搬到了新地方。之后推出了防水的液体眼影、眼线笔什么的,不过美宝莲最牛的地方不是产品,而是如何推销产品。美宝莲采取的策略就是找好莱坞的明星:好莱坞明星通过美宝莲的广告增加了曝光度,美宝莲借助明星在电影里获得了曝光。现在看起来再正常不过,但是在当时算是开了天霹了地。当时良家妇女看了电影就特别想变成女主角那骚情样子,连带着美宝莲大行其道。不过也有不好的一面:从此眼妆就和“荡妇”形象挂在了一起,直到1950年代才算正常化。


[怎么觉得有点儿像我们的女DJ?荡吗?荡吗?荡吗?]

这种挂钩在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给美宝莲带来了麻烦。从1929年到1933年期间,美国洗漱和化妆用品销售额从1.93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6亿美元)下滑了一半到0.97亿美元;化妆品公司也从815家减少到490家。美宝莲这种面向大众的低端的品牌受冲击最大,而且当时它主打的东西就是眼影和睫毛膏,刚好是卫道士们的靶子。美宝莲采取的策略是卖小包装的小样,10美分一支,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5美元,结果异常受欢迎。

美宝莲继续走好莱坞明星路线,当然不免与之前说过的Max Factor直接撕逼。不过最大的冲击是来自电影工业本身,各个制片公司开始加强自律,不再允许明星随便接广告,于是1934年美宝莲在家乡芝加哥的电台开播一档叫做“美宝莲时间”的节目。这时候还发生了一系列大事:美宝莲不再通过邮寄卖东西了,而是进入了百货公司柜台等等实体渠道;包装也开始往高大上走;广告里加入了“不含染料”“完全无害”“绝对安全”等等字眼;市场扩展到加拿大、欧洲、中南美洲。1947年,美宝莲占据了美国睫毛膏75%的市场份额。

美宝莲只负责打包、销售,不生产任何东西。最早的“睫毛饼”的生产部门也独立出去了。1950年代末美宝莲曾经尝试再次自己开厂制作产品,结果没通过芝加哥消防的安全检查。那时候美宝莲的产品大部分都是Munk Chemical Company生产的,雅芳也是贴牌厂,睫毛刷什么的是Anchor Brush Company做的……


1967年老去的帅大叔Tom把美宝莲卖给了Plough,从此美宝莲从眼妆用品拓展到了唇膏和指甲油。后来Plough与Scherling合并,把美宝莲卖给了华瑟史坦佩雷拉集团(Wasserstein Perella),现在的东家是 L’Oréal, USA,所以美宝莲也被叫做“纽约美宝莲”。
羊羊曾经在《2014年美妆大赏》里推荐过美宝莲绝色持久绒情哑光唇膏Bold Matte Lipstick:

“欧美系开架线中的性价比之王,怪不得据说美宝莲是欧莱雅集团在国内做的最好的三个品牌之一。 雾面的妆感,但非常creamy,大大区别于传统雾面唇膏的干涩质地,美国彩妆博主们人人喊好,Ulta上的评价竟然有可怕的4.9分。Matte全线只有7颜色,所以各个博主一晒就是全套,这就是开架的优势。被称为Nars今年大热的雾面唇膏Audacious的完美替代品,其它好话不用多说了吧,只此一条就胜过千言万语啊。”


价格:¥80-90/$7.99

推荐色号:
mat 1,冷白皮最爱的“想你”粉色;
mat 2,黄皮选这只,暖调珊瑚粉。

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据说下周二下印厂~~~按照物流目的地的远近也许最快十天内参与众筹的小伙伴们就能收到书了。完全敲定印刷排期之后会给大家通知,并且开放预购,就这几天了。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